訂閱藝谷暖流 art media 電子報我們將為您送上第一手消息!

訂閱表單

所有文章 文化部媒體茶敘心得

文化部媒體茶敘心得

所有文章 文化部媒體茶敘心得

Share your love

今天有機會可以以藝術媒體的身份,參加文化部所舉辦的媒體茶敘,很開心也期待可以從中得知更多資訊帶給讀者們。這個茶敘也是新任文化部部長小野就職一個月後,特別安排的時間與媒體交流,覺得這個立意滿好的,只是就結論來說,我覺得部長還需要好好的準備並理解,文化部不只是扶植影視產業,而是全部的文化。

在這個我個人存有對台灣文化期待下,較無法切開個人視角去單純報導,今天部長講了什麼,也因此這篇文章更多是參雜我個人的感受,並為了不讓自身可能存有的誤讀或是角度偏頗發言,我會在文章最後,原封不動的附上文化部提供的部長開場逐字稿。

今天一開場小野部長近20分鐘的言論,大致上全部環繞在影視發展相關,僅在最後補上音樂、文學等也都能有所發展,如果今天身份是金馬獎評審或是影視音相關大佬談,我尚可接受,但今天部長的高度談文化,全環繞在影視產業,實則讓我感到失望也堪憂起未來的文化部,我也從一開始的期待轉變成失落。

我其實是有準備題目想提問的,原本自己備了3題,另外在聽完部長論述後,增加了1題,不過這算是我初次以藝術媒體的身份參與,原本想多聽聽前輩記者們會如何提問?也很開心的是,這4個問題分別有其他家記者詢問了,有些雖然沒有那麼精準同一個問題,但也側面得到一些資訊,於是我也就當那個乖乖聽訪的人。

以下是我原本準備的問題及現場產生的問題:

1.是否還會貫徹史哲前部長所推行的文化黑潮,下一步?

2.成年禮文化幣推行頗有成績,接下來有無新的推動及持續

3.面對AI及ESG這些對文化來說的新議題,文化部是否會開放紅利?

在現場衍生的問題就是,部長您除了影視業,對於其他視覺藝術、表演藝術、民間文化還有無相關政策?

這中間我也把我聽到的分享給各位,第1題及追加第4題的問題,我整合了我今天所聽到的,史哲前部長所推動文化黑潮會持續進行,畢竟這個預算算是非常多的,但針對未來的計劃,我目前只聽到小野部長對影視的願景,他的概念在我的解讀上,大致以影視為核心,去催生好的IP,帶動影視周邊產業,這樣同時以母雞帶小雞的方式,文學、音樂也會跟著好起來。

第2題的部分,則是我覺得今天回答甚好的,我一直覺得成年禮文化幣的推行是一項好的政策,文化的推行本不易,這需要周遭環境一起投注,但在這一開始,政府願意有一筆預算讓青年朋友願意進入國家音樂廳、劇場、文化空間,都是一個美好的開始。今天也聽到文化部是有意向下扎根,將成年禮文化幣下修至國中生,並且兒童未來館也即將發展,這些都是我認同且支持的。

第3題實則對部長來說,我認為還需要一些時間,而發問的同業先進,也沒問得那麼直接,我今天有感受到藝文相關產業的記者,在發問上跟政治、娛樂線比起來,真的很客氣,可能是我腦補,但從部長今天的言談間,我自以為的感受是,他應當還無法就這兩個議題在法、政策、補助上有什麼大看法或方向,因此我選擇不針對下去問(這部分我是有稍微檢討我自己失格,以後要更大膽地問,就算可能尖銳了一點都是),說來我今天有點失落。不過慶幸李次長最後的補充,用了觀察新任部長一個月的角度,給了我們影視之外,一些對於部長認識的新資訊。

以下是李次長分享幾個小野部長關注的重點:

1.關心兒童文化教育,未來將會有:a.兒童未來館、b.文化幣下修、c.小公視,並且本土製作、d.兒童繪本

2.尊重民間的力量並且投注,這個議題對小野部長來說還在認識階段,但他有在關注,至於民間的文化就如社區營造、文化資產、新住民文化等等。

3.將文化產業輸出,這點我認同,只是我今天一直在意的事,除了影視、文學之外,我們還有很多文化產業,但也不怪部長,畢竟他的背景就是這兩塊。

最後,當然希望台灣影視產業也能更好,但藝編過往的工作經歷從社區營造、紀錄片、出版業、娛樂影視(主流電視、電影)、獨立音樂、藝術表演到今天自身投入藝谷暖流這個媒體業,為何我不報導主流娛樂影視業,那是因為一直以來,這個產業的補助一直是高的,曝光也是最高的,當然它投入的資源也高,但跟其他文化產業比起來,它真的是媽寶了,我一直無法接受的事是,影視產業為什麼贏不過韓國總怪給政府,但有沒有想過,就是自己不長進?(這篇真的是把我這一年功德值都用光了),創辦藝谷暖流 art media 一直不變的本質在於,我想推廣更多需要資源曝光在夾縫中生存的文化產業,也因此我今天很難不帶著情緒。

我知道文化部是辛苦的,但真正的問題是資源怎麼分配以及公平(我某部分還是很天真),接下來很希望小野部長能如史哲部長那樣,讓我信服,如果還有機會參與茶敘,希望部長談的還有更多其他文化產業的政策理念。

接下來是文化部提供的小野部長前言逐字稿,有興趣的讀者來看看,也歡迎你們告訴我你們的看法。

20240624文化部媒體茶敘--文化部長李遠

我把每一天都當作第一天,也把每天當作最後一天。

第一天的原因就是我覺得每件事情對我來講都非常好奇,就像一個小孩子每次看一個世界,每次都很好奇;最後一天就是我比較不眷戀這個位置的話,我覺得我是照自己想做的做,比較不會有太多恐懼和害怕,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故事,我最近在收拾東西找到一個金馬獎的本子,我才發現2011年的時候我曾經當金馬獎評審,實際上我本身不能當評審,因為我一直是金馬獎的執行委員,那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說。還差一個評審,你可不可以把執行委員辭掉來當評審好不好,那個時候金馬獎很窮,哪一個縣市給他錢他就去,他面臨了辛苦。

2011年什麼意思呢?就是2008年的第3年,就是魏德聖拍了海角7號之後的第3年,整個臺灣電影整個起來,還蠻興奮的氣氛,那我就去當評審,片子蠻多的,包括賽德克巴萊,包括紀錄片、有比較精神小品等等,片子滿多的,那時候我就遇到一個韓國導演叫李滄東,李滄東是誰呢?李滄東就是在50歲的時候被韓國總統盧武鉉任命為文化部長的導演,他那年大概50歲,他坐在我旁邊,我當時就想,韓國怎麼會找一個導演當文化部長,而且那個時候的他們不是文化部長,他是文化觀光跟體育部長。如果你了解韓國的政治,你就知道盧武鉉在接這個工作的時候,之前是金大中,金大中是一個70多歲的總統,他是一個被關在監獄裡的總統,之前是獨裁,就是盧泰愚,所以韓國經過80年代很漫長的獨裁政治,發生過非常多的政治白色恐怖等等,最後終於這個政權垮掉後,有金大中接手,金大中接手後,漸漸韓國的影視慢慢有點起來了,他下一個總統是盧武鉉,他找了導演李滄東當部長,李滄東在之前已經拍了3部電影,他是一個非常不喜歡官僚體制,他很不想接,可是總統跟他講說,我就想找一個文化電影人來做文化工作,你不要拒絕,你就用你的方式來做。

2003年,他到了這份工作,大概一年半離開,整個韓流就在那個時候起來,他剛好坐到我旁邊,我就想到2003年,他當文化部長的時候,我在哪裡,我突然想到另外一個悲傷的事情,就是我在2000年,去臺灣電視公司當節目部經理,我當時滿腔的抱負,想說我在電視臺當節目部經理,我可以拍很多文學作品,我可以拍很多屬於大家心目中最棒的,現在所謂的臺流,文學改編也好,8點檔也好,我有很多想法,甚至於那時候想到拍電影,拍完之後變成一個IP,可以賣到別家電視臺等等,可是我用了預算太高,我的老闆就跟我講說,你不能這樣子把電視當作電影玩,那時候韓國片剛剛起來,非常便宜,老闆真的很有商業腦筋,他說你去買韓片好不好,我當時非常不服氣,我想1980年代我們在做電影的時候,走上國際,韓國人是來跟我們取經的,1980年代我都還記得韓國人來到臺灣,因為國家正在大亂,都是一些政治事件,他們來臺灣是跟我們臺灣電影取經,我都被訪問過很多次,為什麼過了10年以後,我們去韓國買韓片呢?可是因為當時我是的節目部經理,我覺得老闆講的話我還是要聽,我就去韓國買了3部連續劇,當時賣的很便宜,所以一集大概20萬,以當時臺灣拍一集大概80萬,所以從買來20萬到上片廣告,一一來一往,我們就賺了4000萬。

那任何人從經營的角度去看,哇,太棒了,從此不要拍,不要拍臺劇,我就在那個時候選擇離開,離開電視,我覺得如果只是買韓劇,好像不需要我,只要找幾個很懂韓劇的人,就可以一直一直做下去,那是2002年的事情。李滄東在2003年當文化部長,我覺得那個時間有點諷刺,從此臺灣的電視電影就被耽誤了20年左右,我打開電視一看,台視、中視、華視三家無線臺,8點全部在播韓劇,韓劇有從20萬、30萬越來越高,整個被侵略了。

所以後來最近有個朋友跟我講,說韓國文化人告訴他,真正幫助韓流的是臺灣,非常感謝臺灣,因為臺灣那個時候電視臺全部買韓劇,一集只要20萬、30萬,這是我跟李滄東在偶然機會中,一起當評審的一個巧合,他當時就跟我講說,臺灣可以拍《賽德克巴萊》,韓國做不到,他不斷地看到臺灣的電影拍歷史、拍社會,比韓國厲害,他覺得韓國電影在那個時候整個起來了,可是他看到韓國電影的商業化以後,他反而看到臺灣電影的一些機會,他不斷地推崇《賽德克巴萊》,他說他非常崇拜臺灣導演拍出《賽德克巴萊》,臺灣導演也可以拍出非常有人文氣息的電影,我記得是拍一個畫家的故事,整個電影,畫面全部都是用美術繪畫在構成畫面。他說,他不相信一個國家的紀錄片,可以拍這麼好,可以上戲院,大概是這樣,我跟他有一個簡單的對話,他就在我上面簽了個名字,說後會有期,我找到之後,我想說我就用這本來做我的筆記本,雖然前面都是在記一些當時金馬獎的記錄,我想用這本作為我的來文化部以後的筆記本,李滄東去年來到臺灣,被金馬獎邀請來臺灣,他講說他覺得韓流在衰退中,他覺得韓國商業模式已經到了一個巔峰,他覺得韓流在衰退,我覺得應該輪到我們臺流,我覺得我來的時機、運氣非常好,所有臺灣中生代導演的最好作品,都在今年開始陸續完成,譬如徐漢強拍的鬼才知道,之前拍《返校》,中間不知道隔多少年;鍾孟宏拍完《陽光普照》之後,終於有拍一個《餘燼》,《餘燼》是講白色恐怖的事情;陳玉勳拍完上一部電影是《消失的情人節》得到金馬獎最佳影片。

其實在臺灣拍一部電影,我可以跟各位講,大概要三、四年,四、五年,我自己來接文化部長之前,我就帶領一個團隊,剛剛才完成一部電影,片名不要講,因為他們叫我保密,大概明年3月會上片,7年,從開始拍、到找錢,整整7年才完成,所以我才講說,我的機會很好,我一來到這邊發現,每個導演的都在這一兩年內還會完成他最好的電影,他生命中大概最重要的電影都在今年暑假到明年上半年會陸續上片,於是我就想到一個名字叫做乘風破浪計畫,乘風破浪計畫我為什麼有這個靈感呢,就是因為暑假這一部電影叫破浪男女。就是楊雅喆,楊雅喆其實好久沒拍電影了,上一部電影血觀音,我覺得他這個導演拍完這個電影就忽然消失很久,他這個電影叫做叫做乘風破浪的破浪,破浪男女講的是約砲,我我覺得大家一聽到約砲就覺得說,哇這個好像很很不好,我就會馬上想到我自己在80年代在跟新聞局抗爭這個限制級的時候,新聞局有個規定說3點露出來就是限制級,露2點就是輔導級之類的,我當時就非常生氣說,我跟你講,如果一部電影需要全裸的話,如果裸得非常好的話他應該是普通級,我們看過很多歐洲電影,看一個媽媽蹲在廁所外面哭,全身都脫光的你會覺得色情嗎?沒有啊,可是如果他穿的衣服,然後非常猥褻,他全身穿的衣服,然後做出很多猥褻的動作,他只是衣服沒有脫掉,你就說普通級嗎,我記得我當時就跟新聞局長,各位大概都已經忘記他,叫廖祥雄,我們一直吵得很厲害,那時候我30幾歲,我覺得對於限制級、輔導級跟普通級,我的看法不太一樣。

所以我這部電影我大概6月26號會去看,大概就是後天,我打算這個暑假的8部電影,我都要去看。我希望每部電影我都去看,然後這個暑假有8部電影,正好是好幾種類型,譬如破浪男女完之後的下一部電影,假如我沒有記錯片名是不是好想和你在一起之類的,那個製片是我的好朋友叫張鳳美,他花了很長的時間拍了一部,從導演到演員都是新人的校園片,然後再來就是鬼片,鬼片是我們這兩年最當道的電影,可是我覺得臺灣不能只有鬼片,但是鬼片也可以拍得好跟不好,我對徐漢強很有信心,因為他在年輕的時候參加金鐘獎,有一個片子叫線上遊戲,我當時是評審,我就覺得這個年輕人很棒,沒想到他下一部電影就隔了10年了,拍返校,可是從返校之後,他又很多年沒有拍戲,他拍了鬼才之道,所以從校園青春片到鬼片到角頭三是黑道片,然後到8月底有一部曾寶儀帶了10個導演拍的叫做愛情城市,裡面用了10個導演,全部年輕導演,然後用愛情作為一個串的故事,拍了十時段,忽然很多年輕導演成群結隊過來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時機,所以我就想推出一個叫乘風破浪計畫,在這個計畫裡面,我自己本身一定會去把每部電影看完,然後我們文化部會做出一些幫助,譬如說文化幣也好,或者是我們協助他們開一些行銷記者會等等,我想我這個暑假一定要把票房衝上去,我想說不定李滄東說對了,就是韓流在退潮的同時,臺流就要起來了,然後被耽誤了20年的臺灣影像、影視,包括臺灣戲劇、臺灣的影集等等,都在這幾年開始復甦,我想都是來自民間的力量,我覺得臺灣的民間力量真的很強,在一個非常平級的環境中靠自己,本來好像眼看就要被消滅的東西又起來了,我覺得臺灣政府有文化部之後,還算是在這方面盡了一點力,尤其是有文策院,今年到第5年了,所以我覺得這個時機非常好,我得感謝史哲部長在去年有一個黑潮計畫,向政府申請了100億,這個100億大概每年25億左右,連續4年,今年是第一年,2024年是第一年,2024年大概在100億用了29億。

另外我們文策院跟國發基金的第一個100億快用完了,但是各位不要以為我們很會用錢,是第一個100億不太會用,所以第一階段錢幾乎全部還給它,我本來以為100億被用掉,不是,是100億分三個階段,結果第一個階段40億根本不會用就還它了,那第二個階段40億用掉,第三個階段我們跟它報了很多計劃,都被它們暫時擱置,因為那些計畫的預算都很大,我們要跟幾家,譬如說,OTT簽約成立新公司大概要30億,那些都擱在國發會手上不敢簽,所以我一到之後第一件事情就去見國發會的主委劉鏡清,我跟他拜託說可不可以改變一個方式,他後來同意說,這個錢如果你們要用的話,由你們自己文化部成立一個審查小組,也就是文策院通過之後,文化部在成立一個小組,通過的話我就不管了,就我不管你們,我不審了,他如果同意的話,我們就手上有好幾個計劃,可以順利結束,順利開始動,然後最後的20幾億就用完了,所以我第2個跟他要求說,下一個100億可不可以給我們,那他說他會努力給我們100億,第2個100億。
所以我覺得如果沒有錢,其實投資影視也好,投資電影也好,投資戲劇也好,其實非常困難的,我們政府的角色是扮演一個服務的角色,扮演一個贊助的角色,而且我們不是一個扮演一個指導的角色,因為民間的那個力量跟民間的創意非常強大,因為他為了要求生存,他們非常強大,我們文化部要扮演角色,是要讓他生存下來,所以第1件事情找錢,第2個事情就是在民間找資金,譬如說大家都知道有三大電信法人,這三大電信法人,到目前為止他們也開始投資內容,我們文策院開始跟他們也一家一家談,我們一起成立基金,第一個談得比較順利的是中華電信,雙方講好大概30億,但是因為就像我剛才講被卡在國發會手上,我們最近去跟它溝通,希望它給我們過,它就說文化部如果自己審就過,所以我為什麼要從李滄東的故事講起,就是說如果政府不幫忙這個行業的話,這個行業基本上是會在臺灣消失的,臺灣的電影曾經在,我假如沒有記錯的話。差不多從1999到2009,差不多有10年時間,差不多要被消滅了,然後最悲慘的時候是一年不到10部電影,每部電影票房不到100萬,你可以想像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產業環境,它幾乎是完全被消滅了,可是,靠著那些導演鍥而不捨的結果,就自己又創造了機會,在2008年的海角7號又起死回生,所以文化部能夠做的事情就是創造這個環境,給這些有創意的年輕人,當他們成群結隊來的時候,都可以找到機會,然後當然我講的是電影跟電視。另外,文學也好,繪本也好,然後音樂也好,同樣是一樣的環境,我希望我們文化部能夠提供相對的一樣的幫助。

以上就是我做為開頭,用這個故事作為開頭表達我的心情,再來各位如果要問什麼,我就可以回答,謝謝。

逐字稿來源及圖片來源:文化部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