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藝谷暖流 art media 電子報我們將為您送上第一手消息!

訂閱表單

所有文章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

所有文章 《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

Share your love

延續前一本《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很有事!》的成功,《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依然摒棄傳統的編年史敘事方式,用輕鬆有趣的口吻結合藝術、歷史、文化與時尚,從各種不同角度探討名畫背後的人物與事件將藝術文化結合生活感,帶領讀者進入一場藝術與文化的盛宴;將藝術帶入每個人的內心與日常。

「每件藝術品背後,都有它獨特背景與動人細節。因為這些故事,我們得以更深刻感受名畫的內涵,領會美感與技術之外的深切情感,並體驗畫中人的喜怒愛恨和悲歡憂樂;也因此,我們得以身歷其境,藉由一幅幅作品窺見畫家所處的時代風貌。」——《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

Junie Wang

  𒈞獻給每一位憧憬藝術之美,享受文化之姿的你𒈞

  壞壞真的惹人愛嗎?看看達文西的徒弟們就知道!

  衝動購物沒什麼,就連林布蘭都有這個問題!

  如果妳是超級名模,而妳的粉絲剛好是超級畫家?

  促成西方宗教改革的關鍵,竟然是馬丁・路德的屁屁?

  名畫不僅有事,還超有戲!  

維梅爾的少女——懸浮珍珠超迷幻

回眸瞬間,一眼定情

荷蘭黃金時代(GoldenAge)傳奇畫家維梅爾(JohannesVermeer,1632-1675)傳世作品僅三十多件,由於電影和小說推波助瀾,《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withaPearlEarring,1665)或許是其中最著名者,甚至被譽為「北方的蒙娜麗莎」。《戴珍珠耳環的少女》主題單純,純然描繪一名身著異國服飾,耳垂上掛著碩大水滴型珍珠的芳華少女,似乎正轉身回眸的時刻。

她,眼神清澈無辜,嘴唇飽滿潤澤,看似純潔卻又引人遐思。都怪維梅爾技藝太精妙,使得少女尺寸雖小,畫面高度僅約四十五公分,渲染力卻極為強烈,從而激發諸多聯想。然而這件作品卻不能稱為描繪特定人士的肖像畫(portrait),而是歸屬於「頭像畫」(tronie)。至於畫中人的身分,至今仍無法完全肯定。依據研究推測,最大可能應該是維梅爾家十四個孩

子中的大女兒瑪麗亞(MariaVermeer,c.1654-after1713),那時她約莫十二至十三歲。

多功能頭像畫

頭像畫盛行於十七世紀荷蘭當地,據說啟發自達文西曾熱衷繪製的一連串怪誕頭像,也受到黃金時代另一位大師林布蘭(Rembrandt,1606-1669)一派所推崇。

黃金時代的荷蘭畫家通常利用頭像畫研究面部表情和角色特徵,探討光線和面部表情效果。不指涉任何特定人物、時間或背景,但同時賦予畫中人物高度個性化。畫家在頭像畫中不僅捕捉模特兒特定心理狀態,也會讓他們穿上異國風服裝和特殊布料,藉此探索或展現畫技。這些模特兒通常來自畫家生活周遭,最省事的方式當然是畫家自己上場,或者是親人、傭人或鄰居等等,主題常包含美麗年輕女子、帥氣年輕人、長相特殊的老人,或是富有異國情調的人物。

既然並非正式肖像畫,通常一開始頭像畫不會是基於金主委託所製作。只是畫都畫了,當然要有價值。頭像畫會存放在工作室,等金主前來參觀時,藉此見識到畫家技藝和能力,如此才能刺激購買慾,出手下單,委託製作畫作。若是深得金主歡心,人家說不定也會把某幅一見鍾情的頭像畫直接結帳帶回家。如同許多素描研究,頭像畫的功能之一為研究人物面部特徵和表情,並

作為製作大規模作品,如宗教畫或歷史畫人物時參考。若以留存數量看來,荷蘭人肯定非常喜愛頭像畫,無論畫家方或是市場端。

創作速度雖是非常龜速,維梅爾卻也製作了幾件頭像畫,例如《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戴紅帽的少女》(GirlwiththeRedHat,c.1669)、《年輕女子的研究》(StudyofaYoungWoman,ca.1665-67)等皆屬於此類。另一幅《拿著笛子的少女》(GirlwithaFlute,c.1669/1675)同為頭像畫,曾被認為是維梅爾之作,近年卻由於質量未達水準,已被館藏美術館:華盛頓特區國家藝廊推論為出自維梅爾工作室裡不知名的助手,而非維梅爾本人。

關於少女的那些大小事

關於《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有很多細節可以看,也有許多故事值得說。

一、收購價格太驚人,驚人低價

首先要來看「少女」當初購入價格多麼和藹可親。

《戴珍珠耳環的少女》是1881年由收藏家阿諾德斯‧安德里斯‧湯比(ArnoldusAndriesdesTombe)以兩荷盾三十分,其中三十分是傭金,約莫現在三十歐元的超低價格在海牙公證人拍賣會(Notaries’AuctionHouse)中得標買下。在此之前兩百年,沒有人知道少女究竟經過哪些遭遇,待她再次現身時簡直是塵埃滿身,狀況極糟,甚至畫面模糊不清。直到修復後露出維梅爾簽名,才被確認為他的作品。1902年,阿諾德斯‧安德里斯‧湯比去世後捐贈十二件畫作給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其中就包含這位少女。

之後陸續經過幾次清洗、修復和上漆,盡可能使少女恢復最佳狀態。上一回大規模修復已是1994年,當初館方特地搭建一座玻璃工作室,讓觀眾可以透過透明玻璃窗瞭解修復專家如何運用專業小心翼翼地洗去少女身上的歲月風霜,還她清澈眼神與粉嫩面龐。至於畫名曾數度變動,也是到1995年才確認現在名稱。

二、異國風頭巾是怎麼一回事?

少女所穿戴的頭巾(turban)並非當時荷蘭人日常穿著,而是出現在世界各地,例如中亞、印度、北非、阿拉伯半島,對荷蘭人來說這就是異國風。維梅爾讓女孩穿戴東方味的頭巾,有一說靈感來自於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畢竟當時荷蘭航海殖民事業發達,已有許多機會接觸到外來物品;另一說則是受到年代早了大概十年的《戴頭巾的男孩》(BoyinaTurbanbyMichiel

Sweerts,1656-1658)一畫影響。

十七世紀的荷蘭繪畫中,東方式頭巾的異國情調經常被用來象徵財富、奢華以及與全球貿易的連結。維梅爾讓少女戴上頭巾的用意,藝術表現作用肯定大於傳達日常穿著形式。

三、碩大飽滿的水滴型珍珠耳環:

假的。

要知道維梅爾技法多精湛,就看這顆珍珠最是清楚。遠看飽滿晶瑩,細看才知道是運用透明和不透明白色顏料,即鉛白,刷刷兩筆筆便堆疊出驚人效果。重點是,這個珍珠耳墜根本沒有耳鉤可以掛在少女的耳垂上,所以根本是懸浮在半空中的珍珠耳環。然而因為視覺效果太強大,導致我們乍看之下覺得再合理也不過。

珍珠象徵身分地位,強調女性的貞潔美德,向來是高貴珠寶,那年代水滴形又比圓形來得值錢,以這形狀、重量、質感看起來,都不像是一位客棧老闆兼產量極低的畫家能負擔得起。更何況尺寸過於巨大,簡直太不真實。因此可以合理推斷,此珍珠可能來自人工製造,例如威尼斯出品的玻璃珍珠;或者,根本是維梅爾刻意誇大以製造效果,強調視覺焦點。何況人造珍珠自古羅馬時代已出現,與天然珍珠在十七世紀荷蘭都很流行,好滿足老百姓愛美的慾望。

維梅爾對於珍珠情有獨鍾,儘管十七世紀荷蘭畫作裡常會描繪珍珠,但是維梅爾卻讓珍珠出現在他的十八幅畫作裡,可以說是荷蘭畫壇珍珠第一人了。

購書連結:請點

資料來源及圖片來源:大塊文化、《東西縱橫記藝——名畫真的超有戲!》,Junie Wang|大塊文化 2024

分享你的喜愛
授權轉載
授權轉載
文章: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