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藝谷暖流 art media 電子報我們將為您送上第一手消息!

訂閱表單

所有文章 SDGs Art 2025 連結的波麗露 以藝術創作詮釋循環美學

SDGs Art 2025 連結的波麗露 以藝術創作詮釋循環美學

所有文章 SDGs Art 2025 連結的波麗露 以藝術創作詮釋循環美學

Share your love

致力於透過藝術介面傳遞永續理念的SDGs Art 藝展堂堂進入第五年,策展團隊今年以循環為策展核心思維,藉由三位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向社會大眾展現循環於生活美學中的實踐與表現。循環經濟不是新的永續詞彙,卻一直是最被鼓勵和期待的永續行動,因為它所代表的意涵是將線性的物質流轉換為循環性的物質流,創造一個不耗用新物質卻能持續提供服務的廻圈。

以循環為發想 連結的波麗露引出永續美學

繼2024年探討文化與自然的關係,突顯永續之於文化與自然的價值之後,SDGs Art 2025以循環為發想原點,以連結為關鍵字,介紹木雕藝術、碳藝術以及玻璃工藝作品在不同面向的循環連結,藉由波麗露樂曲層疊漸進的重複特性引導觀者細細觀賞和想像。展出藝術家包括:

木雕藝術家林禹彤依順著不同樹木的質地特性,以鋸切、鑽孔、研磨等手法雕刻出多樣的人際關係,或依偎或疏離、或以液態樣貌來詮釋人與人之間的拉扯或膠著狀態。巧妙運用木材堅硬與韌性的質地和波紋表現刻畫出人際情感的連結。

藝術家黃敬中擅長使用炭材質創作,其作品圍繞在探索炭物質的多重性,包括工業與自然相依相斥的競合關係,與人類社會依賴土地資源發展卻漠視自然資源有限的矛盾性。使用修枝竹木與果實雜草,透過高温燒煉成炭組件後,構成新作品,透過物質的連結表現循環意涵。

玻璃工藝家鍾欣穎的創作手法則充分實踐了循環性物質流。收集早期老建築中門窗的各式刻花玻璃,將之裁切後以銅線或錫條塑型,成為富含舊時代風華韻味和符合現代生活需求的器物,串起新舊時空的連結。

善用回收材及組合技巧 再次實踐低碳藝展理念

SDGs Art 2025永續藝展依例不訂製新展台,有別於前幾屆採用大型桁架搭配白色帆布為展牆的作法,今年作品以立體型態為主,特別與循環箱專業廠商芒菓丹合作,全展場以租賃方式使用晶圓回收盒再製的循環箱。使用循環箱最大的優點是不受限於固有的展櫃尺寸限制,能依展品尺寸估算循環箱數量,包括藝展主題之支撑牆也採用循環箱組合而成。此外,展場位於擁有黃金綠建築標章的政大公企中心流光中庭,借用自然採光首次嘗試不使用燈具;選址接近大眾運輸站點,交通便利也很有利於參觀者低碳移動。

SDGs Art永續藝展每年春天隨著CSRone 的年度永續報告分析發表與國際論壇同時登場。主辦單位頤德事業群總經理暨Gita.Art永續生活藝術平台創辦人嚴德芬表示:「今年的SDGs Art以時空與材質的連結與交織,反映出自然界與人世間永續循環的美感。永續藝展與CSRone永續研析成果,當相得益彰,期待與會者能有知識的斬獲,也有美好的藝術感動」。

Gita.Art永續生活藝術平台誠摯希望廣大的企業人士在關注永續前瞻訊趨勢與商業機會的同時,也能延伸對永續更廣泛的認知,透過傳遞永續美學的創作手法或作品主張,思考在生活中實踐永續各種方式。

資料來源及圖片來源:頤德國際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