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藝谷暖流 art media 電子報我們將為您送上第一手消息!

訂閱表單

所有文章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今日磅礴揭幕 2025暑假必衝,限期3週!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今日磅礴揭幕 2025暑假必衝,限期3週!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所有文章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今日磅礴揭幕 2025暑假必衝,限期3週!一場獻給台灣老中青三代的文化行動

Share your love

由財團法人漢聲文教基金會主辦、2025年暑假最強文化盛事「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於7月8日(二)在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盛大揭幕。這場濃縮台灣出版傳奇「漢聲」長達五十五年文化心血的展覽,六大展區包含「走進漢聲」、「編輯台開箱」、「總編和你聊聊天」、「漢聲風格」、「漢聲未來」之外,「漢聲兒童」展區更將首度公開展出《中國童話》、《漢聲小百科》、《漢聲愛的小小百科》三大經典童書系列的珍貴原畫。文化部李靜慧政務次長、台北市文化局蔡詩萍局長、前內政部部長李鴻源、格林文化發行人郝廣才等重量級貴賓現身開幕式,共同為這場深具時代意義的展覽獻上祝福。漢聲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溫碧光表示:「曾獲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亞洲之最的行家出版品』的漢聲,半世紀以來首次以展覽形式與讀者相見,重現過往編採精神與精美原畫、漢聲人的工作理念和編輯精神,期待不同世代的觀眾能藉此認識,在台灣社會演進中,文化出版人所扮演的角色與貢獻。」

李靜慧政務次長表示:「五十五年前,吳美雲、姚孟嘉、黃永松、奚淞等年輕的文化出版者,以『讓世界看見臺灣』的宏大願景,創立了漢聲雜誌中英文版。自1971年創刊始,他們便以前瞻目光深耕臺灣本土文化,並藉由英文版,將媽祖信仰、臺灣原住民服飾及臺灣少棒等在地元素,引介至國際社會。漢聲不僅是臺灣文化瑰寶的開拓性守護者,更是啟發無數臺灣文化界人士的關鍵搖籃。尤其在兒童教育領域,漢聲透過其獨特的視覺呈現與生動活潑的知識解說,啟蒙了無數孩子們的閱讀興趣與思考能力,影響深遠。漢聲四位創辦人對文化傳承的堅定執著與不斷創新的精神,樹立了當代典範,這些積累的豐厚文化資產,無疑是我們開創臺灣文化新局的最重要基石。」

蔡詩萍局長指出,「編輯是一群對當代重要議題擁有最敏銳感受力的人,漢聲雜誌在四君子的帶領下,早在1996年就出版了『有機報告』介紹自然農法,可說是開啟了台灣這三十年來關注土地污染、食安醒覺、環境永續觀念的先驅,這也是文化出版業推動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典範。」

「漢聲為台灣社會播下了『尊重多樣性』的種子。」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從讀者與摯友的角度分享,他認為漢聲的價值遠不止於藝術與懷舊,更在於其深刻的社會關懷與人文精神,從記錄鄉土變遷、搶救民間工藝,到關注永續農業,漢聲始終扮演著知識份子的良知角色。李鴻源表示:「我建議所有決策者、教育者都該來看展。漢聲的書承載著『文字的靈魂』,它教會我們,在追求發展的同時,絕不能忘記人的價值與文化的尊嚴。」

六大主題展區~從文化根源到六七年級童年回憶殺

本次展覽特別邀請曾參與執行「走揣・咱的所在-陳澄波百三特展」的策展團隊曉宇宙博物館事務所協助規劃。策展人施承毅表示,過去曾與漢聲創辦人之一的黃永松先生有共事經驗,「這不僅是在做出版,更是一種源自土地與日常生活、內化於心,認真甚至狂熱地以工作為實踐理想的完整世界觀。」為了濃縮漢聲五十五年來的精華,這次展覽特別規劃六大主題展區:

一、漢聲兒童《中國童話》、《漢聲小百科》、《漢聲愛的小小百科》三大經典童書系列的原畫將首次齊聚一堂,難得一見。透過近距離欣賞當年出版社的美術編輯們充滿童心與獨具匠心的手繪真跡,巧妙融合傳統技法的細膩筆觸,用心地使知識與故事親切生動,或許能讓已經習慣「叫AI畫」的人們,反思手作美編的珍貴。

二、走進漢聲透過十多幅經典封面與圖像,邀請觀眾和漢聲創辦人、編輯們肩並肩,一起穿越五十五年的時光,看見漢聲從封面設計、圖像精選、報導攝影等的每一步,如何以深情凝視與主題凝鍊,將民間文化的生命力轉化成獨特的出版思維。

三、漢聲編輯台開箱透過「惠山泥人」與「有機報告」等代表性專題,解密漢聲傳奇的「考工法則」與前瞻性的「計畫編輯」精神本區將呈現漢聲團隊深入民間、記錄文化紋理的用心與對社會議題的關懷,觀眾可藉著漢聲的編輯哲學與嚴謹的田野調查與製作流程,一窺當年的文化出版從業人員對傳統技藝的保存及對社會議題的前瞻視野。

四、總編和你聊聊天將介紹引領漢聲走過五十五年的文化推手們。透過珍貴的資料,讓觀眾了解他們的工作心法以及如何將對土地與文化的熱愛,投入到出版事業中,為台灣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產

五、漢聲風格當年從民間文化俗、野、粗、簡的生猛特質出發,結合前衛設計思潮,至今仍影響著當代許多平面與視覺設計風格。從書籍封面設計、內頁編排、到整體裝幀等以內容為基底的設計,本區八個子題細膩地呈現漢聲獨樹一格的視覺語言,每一個環節所展現的堅持,以及對文化內涵的深刻理解、轉譯與美學追求,引領觀眾再次品味那份熟悉的視覺記憶與文化質感。

六、漢聲未來展示漢聲如何運用現代科技,將珍貴的文化內容「民間文化基因庫」轉化為數位典藏資源,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推廣注入新的活力。

從出版巨擘到跨界思想家 「漢聲五十五」大師講座陣容公佈

《漢聲五十五》特展不僅呈現靜態的文化瑰寶,更精心策劃了八場動態的思想饗宴。展覽期間,主辦單位邀請了多位重量級大師,從不同領域分享他們與漢聲、與台灣文化、與個人生命交織的深刻體悟。

  • 出版界傳奇.郝廣才【聽不見音樂的人,以為跳舞的是瘋子!】時間:7/12 (六) 14:30

他曾是漢聲的編輯,後創辦格林文化,將台灣繪本推向世界。漢聲創辦人吳美雲口中的「大才子」,將以「過程很血腥,但拆線後很漂亮」來形容他在漢聲的經歷。這將是一場關於編輯專業、意志鍛鍊與創意發想的震撼教育。

  • 童書閱讀推手.林瑾瑜【穿越時空,鳥瞰漢聲童書】時間:7/13 (日) 11:00

身兼漢聲繪本館館長與金鼎獎評審,林瑾瑜是台灣童書領域的指標性人物。她將不只分享故事,更將以宏觀的視野,剖析漢聲童書的策劃軸線如何對應社會需求,並將漢聲精神體現在一本本經典之中。一本繪本,如何能成為終身受益的寶藏?聽她娓娓道來,我們將恍然大悟。

  • 幕後核心推手.策展團隊【翻閱時光:策展中的對話、取捨與編輯精神】時間:7/13 (日) 14:30

由策展人施承毅、張軒豪、羅敬智分享展場中看不到的故事。這是一場與時間的對話,看見策展團隊如何反身整理漢聲55年的精華,並在回望過去的同時,探索下一段「未來」。

  • 「漢聲社長之女」的私房記憶.姚若潔【小百科與我】時間:7/19 (六) 10:30

身為漢聲四君子之一姚孟嘉的掌上明珠,姚若潔是名符其實的第一代「漢聲寶寶」。她能指著《漢聲小百科》中的插圖,細數哪一幅出自父親之手;更能分享在小百科問世前,就從父親口中搶先聽聞的台灣生態知識。《漢聲小百科》如何形塑了一個世代的知識啟蒙與成長記憶?這場講座將由最貼近核心的見證者,帶領所有小百科迷,一同回味我們的童年摯友。

  • 文壇溫暖巨擘.楊渡【漢聲和台灣的青春年代】時間:7/19 (六) 14:30

兼具詩人、作家、記者等多重身分的楊渡,將以其溫暖而透徹的視角,帶領觀眾穿越時空,回到五十年前漢聲的草創時期,回顧那一代文藝青年如何用熱情與理想,勤奮捕捉台灣的容顏與脈動。

  • 跨界思想家.李鴻源【從「開心──打開你的心」談起】時間:7/20 (日) 14:30

前內政部長、國際級水利專家李鴻源,將分享他與漢聲的深刻緣分。從科學、宇宙論到易經,他將以至情至性的跨域觀點,暢談「命運」與「運命」的智慧,帶來一場發人深省的心靈修行。

  • 親子活動領航者:
  • 王珮綺【風箏故事工作坊】時間:7/26(六)14:30

手作工藝引路人,帶領孩子體驗風箏四藝,親手繪製承載夢想的翅膀。

  • 楊寶珠【大朋友~小朋友~我來講,你來聽】7/27(日)14:30

人氣漢聲媽媽,將現身說法,分享漢聲童話如何成為人生旅途中的指路明燈。

一場獻給台灣的文化行動 展期限定24天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不僅是一場展覽,更是一次文化行動的號召。它匯集了漢聲半世紀以來對民間藝術、傳統工藝、鄉土紀實與兒童教育的關懷與成果,展期自7月5日(六)至7月28日(一)止,僅為期24天,對藝文有興趣的民眾可把握難得機會親臨現場,在這場文化盛宴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感動與啟發。

《漢聲五十五:本來.未來》展覽

日期|7月5日(六)至7月28日(一),7月7日(一)下午為專業人士預覽不對外開放。 
展覽時間|週日至週四 10:00~19:00,週五至週六 10:00~20:00
地點|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 一樓

資料來源及圖片來源:如芸制作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