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臺北市政府與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共同主辦的「2025臺北藝穗節」,將於 8 月 23 日 至 9 月 7 日盛大展開。作為全臺規模最大的開放式表演藝術平台,藝穗節每年吸引 眾多創作者主動參與,而今年的開幕活動——「直擊!綿羊現身」,於 8 月 16 日下 午在松山文創園區文創大街熱烈舉行,百人團隊集結街頭,三小時不間斷的演出現 場,為這場夏季藝術盛典拉開序幕,也預告著即將失控的節慶浪潮已正式降臨。
不同於制式演出,「直擊!綿羊現身」以遊行開場,打破舞台與觀眾的界線。表演團隊各自以獨特裝扮組成遊行隊伍,在松菸街區蜿蜒穿梭,吸引眾多路人駐足、拍攝、甚至自發加入隊伍,現場一度人潮爆滿,氣氛熱烈如同節慶狂歡。遊行結束後,活動空間依地景巧妙劃分為三大區域——「自由舞台」、「中心舞台」與「藝術家盲盒」,三區同時進行、輪番上演,各自展現不同形式的藝術能量。
自由舞台透過地貼圍設出一塊開放式空間,團隊自由出入、即興演出,觀眾站得再近 一點,就成了戲中的角色;舞者、演員、行為藝術家與觀眾零距離互動,所有「意外 插曲」都變成了作品的一部分。中心舞台則是一座架高的舞台,每隔一段時間便有突 發事件發生——主持人與觀眾的互動、戲劇橋段的即興爆發、突如其來的肢體演出, 讓觀眾時刻保持警覺,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而最讓人好奇的,則是藝術家 盲盒。設計如大型互動裝置,藝術家藏身其中,觀眾排隊進入「盒中」,與藝術家進 行 60 秒 1 對 1 的私密對話,每一次打開都是獨一無二的驚喜——有人遇到深情低 語、有人誤闖情緒崩潰現場、有人則感受到完全沉默的凝視。
這場開幕行動不只是一場盛大演出,更是對藝術形式與觀眾角色的重新定義。有觀眾表示:「原本只是路過,結果捲入一場好像沒劇本的表演,很驚喜也很開心。」也有觀眾說:「我不知道我看了什麼,但我好像也參與了什麼。」正是這種無法被預設的參與經驗,成為藝穗節最具代表性的象徵——你不需要事先知道「演出是什麼」,只要你願意靠近,藝術就會發生。
活動現場還不時傳來「粉色綿羊在哪裡?」的討論聲,象徵本屆藝穗節主題「不要去想粉色綿羊」的神秘角色雖未現身,卻早已透過一連串現場的混亂、自由與互動,滲透進整場活動——觀眾的腳步、表演者的行為、甚至一場又一場不在預期中的交會。這隻荒謬而鮮明的綿羊,不是具象角色,而是一種不安分的提醒,讓人重新思考藝術如何存在於生活與城市中。
令人期待的「綿羊行動」不止於開幕活動,透過多元觀眾參與計畫,邀請民眾與創作者共享節慶氛圍。其中,「全民瘋藝穗」鼓勵觀眾留下觀演心得,並刊登於官方網站評論專區,促進交流互動;「觀眾大心獎」則提供即時評分機制,觀眾可在演出結束後立即給出一至五星,官方網站同步更新評價,讓觀眾口碑成為藝術現場的重要指標。透過這些互動,藝穗節期望推動藝術從單向觀看轉化為全民參與的城市實驗。
2025 年亦首度推出專屬LINE社群平台「綿羊通訊所」,打造即時互動、自由交流的雲 端場域,並新增「輕評論重推薦」、「藝穗黑市」、「場地牌尋寶」等趣味企劃,鼓 勵觀眾以輕鬆活潑的方式參與藝術現場。參加上述活動的過程中,觀眾還可參加市值 新台幣 19,900 元的 Apple iPad(11吋、128GB)抽獎,或是兌換 2025 臺北藝穗節 限定紀念品,讓線上與線下觀眾同步感受藝穗現場的脈動與熱度。
隨著這場街頭實驗正式落幕,2025 臺北藝穗節即將全面啟動。今年節慶規模更勝以 往,共匯聚 178 組表演團隊、47 個演出場域、866 場次節目,創下歷屆最多紀錄。 演出橫跨劇場、書店、餐廳、街頭、雲端——從黑盒子到涼麵店,從婚紗街到手機螢 幕,每個角落都可能是藝術發生的地方。今年更有來自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與俄 羅斯的八組外籍創作者參與,展現臺北藝穗節持續擴張的國際視野與文化能量。
城市即將失控,邀你即刻加入迷路行列,2025 臺北藝穗節 8 月 23 日起熱烈開演!
📍📍 2025臺北藝穗節官網 https://tpac.org.taipei/festival-fringe
開幕活動表演名單
自由舞台(按筆畫排序):NOVA|SOKKA;(大不了就解散|北部綜藝能工作室|柯 雅文藝術舞蹈團|周寬柔X躁進製身|滾動製作|達秋劇團|楊勝博|劇餐劇團
中心舞台(按筆畫排序):20.30.40|大可創藝|太孜尬工作坊|不然,B計畫|廷 不下來邊緣特製|現在是搶節 EVERYBODY, PUT YOUR HANDS UP!|停看聽劇團|解夢 時間|瞎胖廣播劇團|鄭宇辰
藝術家盲盒(按筆畫排序):6 PM|小匙演劇室|文藝工匠×孫臣楀|半影 eclipse 劇團|乓乓食驗室|仿作|角度切割機研所|拾棲劇團|南洋叔叔 Uncle Southside Tingles(陳立婷)|糾纏|真是 Girl|深觸 Silence Touch|倒著走劇團|程荷 予|築粹劇場|觸死劇團|隱流製作
資料來源及圖片來源:元熙藝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