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主辦的第32屆「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ART TAIPEI 2025)將於今年10月24日至27日在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盛大登場。作為亞洲歷史最悠久的國際博覽會之一,本屆共匯聚來自6個國家與地區、120間畫廊參展,其中68家為台灣本地畫廊,並有多間國際知名畫廊參與,不僅展現推動本土藝術國際化的決心,更透過多元當代藝術項目,進一步鞏固台灣作為全球藝術交流重要樞紐的地位。
同期登場的第二屆「台北藝術週」(Taipei Art Week)則將於10月18日至11月2日全面擴大舉行,串聯全市超過100間畫廊、美術館、藝術機構與藝術家工作室,規劃八個區域、八項主題企劃及涵蓋眾多公共藝術項目,透過遍佈全城的展覽與開幕活動,展現台北活躍多元的文化生態。本屆國際論壇更邀請到古根漢美術館、香港大館及荷蘭皇家視覺藝術學院等重要機構領袖,共同探討亞洲在全球藝術中的關鍵影響力。
今年ART TAIPEI與台北藝術週以「當代藝術的文化多元與平權」(Intersect: Diversity Equals Togetherness)為核心主題,回應台灣社會對性別、族群與邊緣身份的關懷。亮點內容涵蓋「錄像藝術區」、「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亞洲藏家交流計劃及經典公共藝術重溫項目,並首度在台北藝術週推出「藝術巴士」城市導覽,深入探索藝術與科技、文化及城市之間的多維度對話。
在9月30日舉行的展前記者會上,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肯定台灣藝術在社會與國際舞台上的重要角色。畫廊協會理事長陳菁螢首先闡述協會多年來的心血,指出畫廊協會透過推動三大藝術博覽會,致力於擴大群眾參與,而連續兩年的藝術週,更是為了吸引更多觀眾走進畫廊與展場,親身感受藝術的多元魅力。
呼應這項理念,文化部與客家委員會的代表也從不同角度表達支持。文化部藝術發展司副司長黃宏文強調,文化部長期支持年輕藝術家,並透過「文化黑潮計畫」將台灣藝術推向國際,成為文化交流的重要力量;客家委員會主任秘書廖育珮則以流利的客語開場,點出藝術產業關注台灣社會的多元性,並感謝本次展會讓更多人看見客家藝術家的創作價值。
與會嘉賓們也從各自的視角,為台灣藝術生態描繪出更完整的輪廓。臺北市議員許淑華談及台灣的文化軟實力,並呼籲未來的政策能鼓勵更多民眾投入收藏;ART TAIPEI 2025 執行委員張嘉予則表示,藝術品既能在苦難中給予慰藉,也能在幸福時成為精神食糧,希望大家都能來感受這場親民且國際化的展覽;審查委員王雪沼則揭露了評審機制中跨國交流的一面,指出各國評委的參與,不僅能讓台灣藝術被世界看見,也豐富了國際間的審美對話;資深藏家陳智裕董事長更以自己四十年的收藏歷程,見證了台灣藝術市場的擴展與新世代藏家群體的崛起。
這些來自不同領域的聲音,共同勾勒出台灣藝術在文化傳承、產業發展與社會價值上的多重意義。
ART TAIPEI 2025亮點畫廊與藝術家陣容
多間知名國際畫廊將於2025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榮耀回歸,攜其傑出的畫廊項目亮相,呈現東西藝術經典與當代創作的精彩對話。
- 貝浩登(Perrotin):呈現安娜-伊娃·伯格曼(Anna-Eva Bergman)、林恩·查德威克(Lynn Chadwick)、漢斯·哈同(Hans Hartung)等國際大師的經典作品。
- 季豐軒:重點展出常玉、謝景蘭等華人現代藝術大師的重要創作。
- 漢雅軒:聚焦華人現代藝術大師,展出葉世強、陳福善、周綠雲等代表性作品。
- 德薩畫廊(DE SARTHE):以朱德群、趙無極等現代大師作品為主,同時呈現Lov-Lov、麥影彤二等後網絡時代藝術家的創作。
- GALLERY BATON:匯集13位國際藝術家,包括Jimok Choi 、Burnsoo Song、Liam Gillick等,展現多元當代藝術風貌。
- Gana Art:推出Eunnim Ro、鹽田千春、Eddie Kang 等日韓當代藝術家的代表作品。
- 澡堂畫廊(SCAI THE BATHHOUSE):集中展示名和晃平、宮島達男等日本當代藝術代表人物的創作。
- 白石畫廊(Whitestone Gallery):重點展出草間彌生的大型創作,亦同時呈現蔡康永的作品。
多家台灣重要畫廊將齊聚亮相,呈現各具特色的藝術項目:
- 尊彩藝術中心:展出李重重、許家維、陳澄波、廖繼春等資深藝術家的代表作,呈現台灣現當代藝術的發展脈絡。
- 索卡藝術:匯聚于彭、林葆靈、閆占城等藝術家,透過多元媒介創作,展現其跨地域的策展布局。
- 亞洲藝術中心:展出巴瓦瓦隆・伊誕(Etan Pavavalung)、Katja Farin、許東榮等藝術家的作品,融合傳統文化與當代視覺表達。
- 藍騎士藝術:帶來威利・希伯(Willi Siber)、馬馬克(Marck Marck)、克拉楊(Jan Kaláb)等國際藝術家的裝置與雕塑作品,呈現材料與空間的對話。
- Artemin Gallery:首次參展,推出陳玉純、Alan Chin等多位新銳藝術家的跨領域創作,聚焦當代藝術新聲。
- 安卓藝術:呈現大卷伸嗣、黨若洪等藝術家的創作,探索東方美學與當代藝術的融合。
- 伊日藝術計劃:帶來平子雄一、中村太一的大型作品及時永駿等藝術家的創作,以獨特視角回應現代社會議題。
本屆博覽會特別規劃五大主題展區,展現台灣當代藝術的多元面貌與創新能量:
- 「FOCUS | Film Sector 錄像藝術區」由知名策展人曾鈺涓策劃,以「觸 True」為核心命題,透過單慧乾、劉艾真與廖祈羽的錄像與敘事影像,從性別、勞動、身體到社會結構等多重維度,回應數位時代中人類存在的複雜現實,開啟真實與虛擬之間的辯證對話。
- 「Made In Taiwan-新人推薦特區」匯聚八位台灣新銳藝術家——王言然、劉恩霖、郭秉恩、劉星佑、洪聖雄、杜宜蓁、陳劭彥與吳尚洋,創作橫跨雕塑、油畫、複合媒材至新媒體藝術等多種類型,突顯新世代藝術家在形式語言與觀念深度上的銳意突破。
- 「第六屆台灣原住民族藝術特區」由資深策展人徐文瑞策劃,與亞洲藝術中心合作,致力構建原民美學與當代語境的深度對話,匯聚安聖惠Eleng Luluan、米類・瑪法琉Milay Mavaliw、希巨・蘇飛Siki Sufin、宜德思・盧信Idas Losin、塗南峰Laluyu Pavela五位代表性藝術家,透過木雕、複合媒材與繪畫等深入探討文化傳承、土地記憶與身份認同議題。
- 「話客.畫客──客家文學美術的當代湊陣」以「Hakka」的雙關語為核心,邀請具客家血緣或自我認同的藝術家鍾舜文、程仁珮、致穎與文學家詹冰共同參與。展覽透過「話」與「畫」並舉,展現客家文化的敘事詩性與跨媒材創新,也回應當代世代對族群身份、集體行動與文化記憶的再詮釋。
- 「女性藝術特展」由台灣女性藝術協會策畫,以「世紀小甜心」為核心命題,探討人類回歸純真、跨越歷史的共同渴望。特別介紹長期致力於觀念藝術與社會參與的台灣當代藝術家吳瑪悧,透過其橫跨生態、歷史與政治的創作,展現女性藝術家如何透過多重維度回應當代社會的複雜議題,引領觀眾思索個人與群體、記憶與身份的深刻關聯。
- 此外,ART TAIPEI 2025將於10月24日至25日連續兩天舉辦多場藝術講座,特邀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館長李玉玲、日本數位藝術先鋒宮島達男、驕陽基金會創辦人孫啟越、2025日惹雙年展策展人林怡華、澳洲藝術機構Bundanon執行長Rachel Kent及漢雅軒創辦人張頌仁等海內外重量級嘉賓,共同探討美術館的社會角色、亞洲LGBTQ藝術、原住民當代實踐及水墨未來轉化等前沿議題。
2025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台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大樓-世貿一館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尊榮貴賓預展時間
2025 年 10 月 23 日(四) 12:00-21:00
貴賓預展時間
2025 年 10 月 23 日(四) 15:00-21:00
2025 年 10 月 24 日(五) 11:00-14:00
公眾展覽日期
2025 年 10 月 24 日(五) 14:00-19:00
2025 年 10 月 25 日(六) 11:00-19:00
2025 年 10 月 26 日(日) 11:00-19:00
2025 年 10 月 27 日(一) 11: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