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圓滿落幕 文化部長李遠感謝大家群策群力為國家語言未來發展持續貢獻心力
Share your love
歷時3個月,由文化部、教育部、原住民族委員會及客家委員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27日圓滿落幕。文化部長李遠總結回應時特別感謝來自國內外關心國家語言發展的專家學者、各政府機關代表及民間實踐者熱烈提供寶貴的創新思維與行動策略。李遠強調,文化部未來將攜手各部會以嶄新動力,依據會議結論規劃相應施政重點,朝「提升語言聲望及推動語言平權理念」、「強化各部會國家語言意識」、「爭取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2.0」等方向努力,並落實執行。
第2天會議首先由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副教授何信翰進行《國家語言書面建議用語(含英文名稱)》專題報告,書面建議用語強調在「語言是族群自我身份認同」的原則下,尊重每一個族群對自己使用語言的「族群自稱」,以表示對各族群基本人權的尊重。
第2場由國立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學系教授陳秀琪主持4大議題中的《國家語言教學現場-健全學習資源與環境》,帶領從事教育現場第一線工作的教師、本土語文輔導員、族語教保員共同與談,就高中以下本土語言教育現況及家庭與學校的母語教育協作等議題進行開放討論。第3場《國家語言專責機構-從想像到實踐之挑戰》則由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向陽主持,與國內外學者專家就成立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進行討論。
總結回應由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名譽教授林修澈主持,邀請4大議題主持人與文化部、教育部、原民會及客委會代表,共同回應2天正式大會上,參與者深入探討在現有政策基礎上推動語言共融,共同展望未來國家語言發展的策略。
澳洲墨爾本大學墨爾本教育學院語言和讀寫教育教授Joseph Lo Bianco說,「語言如同呼吸對身體一樣的重要性」,曾經處理過很多國家語言衝突的他認為,語言如同呼吸一樣,若是有意識才會呼吸,就會死亡;針對目前將「臺灣」放在各語言名稱前面,他也認為是一個很有創意的解決方式,可以成為新的理解標籤。對於語言名稱,與談人多認同「應該透過更多的對話找到出路」,而公平對待所有語言是最重要的原則。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向陽也感性地說,「每種語言都很美麗,但如果不澆灌、不澆水,他不會開花;每種語文都需要書寫,才會出現莎士比亞,你的語言才會被注意、被紀念、被閱讀」。
李遠總結時特別感謝所有參與會議的人,更感謝參與會議總結主持人林修澈、Joseph Lo Bianco及帶領4大議題討論主持人為會議進行總結,讓他更深刻的理解「臺灣是具有強大包容力及韌性的社會,一定可以包容及尊重各種語言」。李遠提到,未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推動語言平權」,所有的語言都是國家語言,一定要致力用各種方式推動,讓每個人驕傲地使用自己的語言。
其次,應該強化各部會國家語言意識,以更多的預算、人力,促進專責機構與各主責與目的事業機關於各領域與層面合作,讓多元語言文化成為所有臺灣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李遠強調,未來一定會在立法院,努力爭取讓「國家語言研究發展中心設置條例」立法通過。同時,文化部也將爭取「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2.0」,以持續挹注資源,繼續與各部會、各界攜手共同推動國家語言保存、研究、推廣及復振。
文化部說明,目前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均面臨保存及傳承挑戰,年輕一代使用母語的比例逐年下降,需透過更多不同面向及領域的政策與措施進行有效復振,才能深化母語的保存,有鑑於投入324億經費支持國家語言復振與發展的《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111-115年)》即將結束,文化部將繼續與教育部、原民會及客委會,以此次國家語言發展會議結論作為藍圖,將各方意見納入政策擬定過程,向行政院共同提出《國家語言整體發展方案2.0》,創造國家語言各領域需求,實現共享未來的多元語言文化共融、共榮環境。
第二屆國家語言發展會議圓滿落幕,會議中所強調的多元語言價值與意義,為未來推動國家語言發展方向提供全新動力,跨出推動國家語言發展邁向多元共融的新里程,開啟了國家語言嶄新篇章。期盼未來全民參與,共同攜手推動臺灣語言政策落實在所有臺灣人的生活中,深化多元語言的包容性,並透過保存與復振國家語言的實踐,尊重彼此的多元背景,建構臺灣社會的自我意識與文化認同。
「2024國家語言發展會議」活動網頁:https://nldc.moc.gov.tw/home/zh-tw
資料來源及圖片來源: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