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藝谷暖流 art media 電子報我們將為您送上第一手消息!

訂閱表單

所有文章 2025臺北藝穗節得獎名單盛大揭曉:創意滿點、獎項亮眼周寬柔奪年度藝穗獎 鸚鵡安全百萬票價破紀錄獲「金飯碗獎」

2025臺北藝穗節得獎名單盛大揭曉:創意滿點、獎項亮眼周寬柔奪年度藝穗獎 鸚鵡安全百萬票價破紀錄獲「金飯碗獎」

所有文章 2025臺北藝穗節得獎名單盛大揭曉:創意滿點、獎項亮眼周寬柔奪年度藝穗獎 鸚鵡安全百萬票價破紀錄獲「金飯碗獎」

Share your love

2025臺北藝穗節創下歷年最大規模,178組團隊、866場演出鋪滿全城,兩週內讓臺北成為一座被藝術佔領的城市。而後,二十位駐節評論人齊聚,將觀察與討論化為十九個獎項,紀念這段藝術旅程的結晶。在9月13日的閉幕典禮上,表演團隊齊聚迎來最受矚目的時刻——「藝穗亮心心」得獎名單揭曉。

首先脫穎而出的,是榮獲年度藝穗獎——周寬柔與躁進製身的《Free Touch在(劇)場》。周寬柔帶著此一作品計畫,至今走過 4 個不同的國家,「摸」遍 13 個地點,從過去在公共空間與陌生人相觸,到現在走進劇場與觀眾一同作動,周寬柔帶領眾人重看也再體驗觸摸的本質,並以「知情同意」為起點,建構出一個既親密又嚴謹的場域。首度獲獎,周寬柔興奮地說道:「從事表演藝術這麼久,終於迎來這一刻!雖然《Free Touch在(劇)場》是我的Solo,但這份榮耀屬於製作內的所有人,是大家的年度藝穗獎。」評審盛讚這場演出「節制而誠懇」,在輕巧的遊戲裡埋下身體倫理辯證的重量,用表演召喚多面向關係,創造了一則面向時代與公共性的備忘錄。

緊接著揭曉的「明日之星獎」,由混將 Blend,. Co 的《彼得潘:飛翔的練習》奪得。導演莊衿葳與演員林向,攜手多位演員以強調身體覺察與情感連結的「心之飛人」(《An Acrobat of the Heart》Stephen Wangh)表演方法再次出發,挑戰經典之作《彼得潘》,在時而遊戲、時而入戲的方式之下,創造介於排練與演出之間的魔幻。

今年的女性書寫也備受矚目。楊智淳《小美的房間》榮獲「原創精神獎」,以單人獨角戲描繪女性身體在愛情與親情之間的掙扎,四十分鐘的濃縮演出卻掀起觀眾心底難以言喻的共鳴。而「創新實驗獎」則由 Rafaz Performance Lab 自由社的《Misikol 我溯誰》拿下,作品主創 Ihot Sinlay Cihek(卓家安),花蓮阿美族人,長年透過表演藝術回應都市與部落文化的拉扯。她曾以《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入圍台新藝術獎,這次的《Misikol 我溯誰》,Ihot 笑談簡直是自己的「二度就業」——從以往以劇本與演員為主要語言,到如今親手完成拍攝、剪接影像,並攜手擅長小丑身體語言與影像創作的劇場夥伴,共同營造出幽默科幻情境。作品直面「成為原住民族最後一個記憶傳承人」的辯證,在跨域實驗的手法中展現嶄新視野,因此獲得「創新實驗獎」肯定。

今年最具話題的「金飯碗獎」則由鸚鵡安全的《要飯?那我要吃最貴那碗!》奪得。作品以「票券價格」作為社會實驗,雖僅售出一張票,卻以百萬元創下史無前例的紀錄,也因此促使原本的特別獎改名為「金飯碗獎」──這個獎項過去沒有、未來或許也不會再出現,堪稱是駐節評論人對作品的獨特回應。創作者李祐緯在頒獎現場更宣布新遊戲規則,打算將「獎金」分給在場團隊,他馬不停蹄的行為藝術能量,讓全場觀眾報以會心一笑與由衷佩服。

「最佳空間獎」頒給了正就讀北藝大新媒體藝術學系的鄭宇辰與郭品奇,作品《縈迴》於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小黑盒沉浸式劇場前廳,以膠帶、感測裝置與投影構築感官迷宮,加入多頻道即時影像與聲音設計,更結合穿戴式感測裝置,將表演者的心律、身體動態以及觀眾參與過程中產生的數據同步傳輸至系統,驅動現場聲響與視覺的變化,讓每一場演出都成為獨一無二的生成式經驗。

此外,除了五項特別的大獎,今年更有十一件作品獲選為「藝穗精選獎」。它們展現了不同的舞台語言:林穎×張子恩《等它一下,他們正在遲到》和製作循環工作室《好像不可以》兩作皆以肢體拆解社會規訓。前者透過「誤用物件」呈現無處安放的不適與抵抗;後者由田孝慈回望身體記憶,並挑戰觀眾被觀看的尷尬。兩者皆將身體化為文本,讓觀眾在荒謬與銳利之間體驗對秩序的質問。

築粹劇場《赴會》、淮製作《今天,姊不投林》、劇透工作室《負心漢的瀕死時刻》、糊塗戲班《1234560》從賴和小說、台灣民間傳說到歌仔戲經典與香港時代故事。各劇團皆以當代觀點重構歷史與傳說,或融入多媒體、面具與跨文化表演,既尊重原典又開啟新的社會辯證與情感層次。

Debby Wang Music Studio《群體動物》、試試製作所《睡吧寶寶》則以聲音驅動,前者以耳機指令與即興聲景,引領參與者體驗群體排擠與「平庸之惡」;後者透過喇叭方位與收音的靜默瞬間,營造純淨且魔幻的讀劇場景,展現聽覺如何突破舞台界線。

三心二藝術工作室的《昏因~這不是一場婚禮<3》將整場演出化為行為藝術般的婚禮,流轉於不同空間,上半場藉由即興對話與微小物件,勾勒交往痕跡;下半場觀眾彷彿踏入婚禮現場,既是觀戲者也是觀禮人。七転演劇部的《飢餓是一道無解的謎語》為第一屆臺北戲劇獎最佳獨立精神獎得主林靖雁新作,與九位素人少男少女合作,以劇場質問劇場意義;臺口製造的《爸亡別基》:蔣貞德逝世十週年紀念特演,以漫才形式將兒子對父親的追憶化為層層關卡,完成與亡者的和解與真正道別。

2025 臺北藝穗節以獲獎名單留下了一份當代創作的紀念冊,比起對作品等級的評價,更像是一種獎勵機制,讓新興團隊能在藝穗嶄露頭角,也讓觀眾發現值得持續關注的名字。透過年度藝穗、明日之星、原創精神與最佳空間等獎項的設置,藝穗節積極挖掘新的創作能量,為表演藝術環境注入活力。今年,臺北藝穗節以「不要去想粉色綿羊」為題的行動圓滿落幕,如同十七年來,它持續證明:「不要、不想、不可能」,都只是故事的開頭,真正的篇章,會在每一次相遇的舞台上展開。

2025臺北藝穗節「藝穗亮心心」獲獎名單

年度藝穗獎

  • 周寬柔X躁進製身|Free Touch在(劇)場

明日之星獎

  • 混將 Blend,. Co|彼得潘:飛翔的練習

原創精神獎

  • 楊智淳|小美的房間

最佳空間獎

  • 鄭宇辰X郭品奇|縈迴

創新實驗獎

  • Rafaz Performance Lab 自由社|Misikol 我溯誰

藝穗精選獎

  • 劇透工作室劇團|負心漢的瀕死時刻
  • 築粹劇場|赴會
  • 淮製作|今天,姊不投林
  • 七転演劇部|飢餓是一道無解的謎語
  • 製作循環工作室|好像不可以
  • 糊塗戲班|《1234560》
  • 三心二藝術工作室|昏因~這不是一場婚禮<3
  • 試試製作所|《睡吧寶寶》讀劇演出
  • 林穎 X 張子恩|等它一下,他們正在遲到
  • Debby Wang Music Studio|Debby Wang 王思雅✕蕭永裕✕林映辰《群體動物》
  • 臺口製造|《爸亡別基》蔣貞德逝世十週年紀念特演

金飯碗獎

  • 鸚鵡安全|要飯?那我要吃最貴那碗!

觀眾大心獎

  • 三六絲竹|藝響三六

資料來源及圖片來源:元熙藝術有限公司

分享你的喜愛